
萤火虫成为“中保研”史上首台碰撞安全G+级小车
近日,firefly萤火虫获得中保研(C-IASI)汽车安全指数测评全优评价。中保研历史上,仅有三款车获得过这一佳绩,除了萤火虫,另两款车分别为乐道L90、问界M9。
中保研新规中新增的G+评价,要求参与测试的车辆所有子项均获得G才能获得,意味着萤火虫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、车外行人安全指数、车辆辅助安全指数,这三大安全性测试项目中均取得优秀+(G+)的最高评级。
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萤火虫在安全性上的优异表现,甚至综合来看,萤火虫在部分安全指标(如车辆结构耐撞表现)上堪比旗舰大车。
实话说,小车在安全性上能媲美大车,并不是件很常见的事。
因为安全本质上是能量的吸收和化解,一辆车体型、尺寸越小,其能量吸收和化解的空间就越小,所以越小的车,越难在安全性上有所精进。
并且汽车市场一直以来的习惯,是以尺寸级别定价,D级、S级尺寸的车天生豪华售价高,理应在安全性上各种堆料,而萤火虫这样尺寸的小车则受价格和成本限制,无法在安全性上有太大的发挥空间,自然也就很难比得过大车的表现。
萤火虫则不然。
首先,萤火虫从一开始就定位成了一款全球车型,需要满足不同市场(尤其要求更高的欧洲市场)的合规标准,另外市场上本就对精品小车的安全性有更高期待。
萤火虫官方在一次沟通会上也分享过,其实国内用户对精品小车是有需求、有期待的。这部分品质用户之所以还没有购买小车,是因为没有看到合适产品,现有车型担心不够安全、以及很多细节上做得还不够,所以一直在“持币观望”。
而这也是萤火虫早期用户画像的一个典型代表——家里有一台大车,但日常最好再有一台精品小车代步作为补充。当然,这些人里面很多也都是同公司蔚来品牌的车主。
然而萤火虫的目标用户不止于此,比亚迪海豚、海鸥、吉利星愿等萤火虫的竞品车主中,很多也有品质升级的需求,如果有机会,他们也希望从一台入门级小车升级到拥有一台精品小车。
那么精品小车,就必然得能拿出相应的升级表现,更强的安全性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回到本次中保研汽车安全指数测评中,萤火虫无疑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:
无论是主副驾64.4公里时速、正面25%偏置碰撞,萤火虫A柱无变形无弯折,乘员舱结构完整,车辆结构、人员保护和约束系统各个子项评级均优秀;
还是50公里时速50%偏置碰撞,萤火虫防撞梁吸能完好,前纵梁稳定溃缩,前围侵入量几乎为零;
抑或50公里时速的侧面碰撞,萤火虫A柱、B柱、车顶无折弯,整车结构评级为G,留给乘员的生存空间量25.5cm,比最高等级“G”要求的生存空间多41.66%……
一项项中保研的测试成绩,充分验证了萤火虫专门下在安全性上的成本没有白花。
目前,萤火虫在6月的交付成绩已经来到3932台,已经是国内MINI+smart的总和,算是初步实现了一个预期目标。
接下来,萤火虫将瞄准全球的竞品小车市场,持续扩大用户规模,至于届时萤火虫会有怎样的销量表现,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。